• <td id="ukke0"><legend id="ukke0"></legend></td><dd id="ukke0"></dd>
    <wbr id="ukke0"><div id="ukke0"></div></wbr>
  •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樊登讀書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重訪東縱故地:超千名海外赤子名垂南粵抗戰史

    時間:2020-07-01 09:47:00|來源:中國新聞網|點擊量:30933

    中新社記者 張見悅 索有為 宋秀杰

    6月底的嶺南,正是荔熟蟬鳴的季節。因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而名動天下的廣東惠州羅浮山,坐落著展現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下稱“東江縱隊”)輝煌功勛的東江縱隊紀念館。

    東江縱隊是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他們遠離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孤懸敵后開辟華南敵后戰場、堅持華南抗戰,被中共中央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幟”。

    6月30日正是東江縱隊北撤74周年紀念日。中新社記者在紀念館內采訪時了解到,抗戰初期的東江敵后抗日武裝為了利于生存發展,不公開使用中共領導的名義,而是采用愛國青年和華僑港澳同胞自發組織的群眾抗日武裝的面目出現,從香港回到惠陽的7個救亡工作隊500余人,是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組建抗日游擊隊的基本隊伍和主要骨干。

    據解說員介紹,海外僑胞還派遣自己的子弟,組成東江華僑回國服務團,遠渡重洋來到東江地區參加抗日游擊隊,有的后來成為優秀的指揮員,先后參加游擊隊的港澳同胞和華僑子弟達1000人以上;1939年初,宋慶齡轉交給曾生的海外華僑捐款一次就達港幣20萬元。1940年以前,曾生和王作堯兩支部隊的軍需物資大部分是靠華僑和港澳同胞捐贈的。

    東江縱隊除了在抗戰中與日偽軍作戰1400余次,斃傷日偽軍6000余人而被人們緬懷,更因為成功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等800多位文化名人、愛國民主人士、國際友人、盟國飛行員而名垂青史。

    在紀念館歷史陳列廳的展墻上,一幅《秘密大營救》的油畫引人注目。據解說員介紹,日軍于1941年12月侵占香港后大肆搜捕、誘捕愛國人士和抗日志士,中共中央及周恩來指示,一定要千方百計把滯留在香港的幾百名愛國知名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搶救出來。時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的廖承志接到指示后,馬上聯系和組織中共南方工委、廣東抗日游擊隊等投入秘密大營救。

    港九大隊戰士經過6個多月的艱難營救,800余名知名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終于逃離日軍虎口,其中100余人輾轉廣東惠陽,大部分入住惠州東湖旅店,再沿東江而上抵達老隆、韶關各地。東湖旅店也因此成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見證。

    記者來到位于惠州市惠城區的東湖旅店,這一歷史建筑于2019年1月30日,被改建為“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開館,東湖旅店的門口有一個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群雕,底座上鐫刻著“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茅盾”的字樣。該館工作人員稱,陳列館開放一年多來已接待游客近7萬人。

    “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的放映廳里,播放著一部由周迅、霍建華、彭于晏、蔣雯麗等參演的電影《明月幾時有》,講述的正是以東江縱隊真實事跡為藍本,以傳奇女性方姑、劉黑仔等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香港展開生死救援的故事……(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juliepatchouli.com/showinfo-33-25496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馬瓊瑞

  • 審核 / 朱洵 平筠
  • 終審 / 張凱旋
  • 上一篇:張君秋大師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網上先行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4億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
  •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_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日韩人妻高清视频专区_欧美激情有码手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