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金祥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小滿標志著夏季來臨,炎熱登場,意味著麥類等夏季作物顆粒灌漿臻于飽滿。所以,小滿是古代先民對物候與農事的科學總結。小滿備受古代文人青睞,詩人們留下了諸多“小滿詩”。
小滿是律動著生機活力的節氣。宋代文豪歐陽修在《小滿》一詩中寫道:“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在這首色彩感極強的五言律詩中,初夏之夜曼妙多姿,夜鶯婉轉鳴唱,楊柳在晚風吹拂下泛起瑩瑩綠意,明凈如洗的長空懸掛一輪明月,默默注視著人間。最讓人賞心悅目的是,風吹壟上麥穗搖曳,在煦風中笑看暮春凋謝的片片落紅。該詩表明在綠意氤氳的小滿時節,萬物萌發,花開花落,春去夏來。依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釋,小滿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唐朝詩人元稹的《小滿四月中》對“三候”作以生動敘寫與細膩摹繪:“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問蠶絲。杏麥修鐮釤,錋苽豎棘籬。向來看苦菜,獨秀也何為?”小滿來臨時春花開始飄零凋謝,唯有綠道兩側的梔子花兀自綻放,演繹著婀娜多姿與姹紫嫣紅,行人盡情吮吸夏花的清麗與芬芳。
小滿寄托著鄉民的美好憧憬和真誠期許。元代詩人元淮在《小滿》一詩中描繪:“子規聲里雨如煙,潤逼紅綃透客氈。映水黃梅多半老,鄰家蠶熟麥秋天。”江南初夏之時正值小滿來臨之際,綿綿細雨中傳來杜鵑啼叫,雨絲飄飛成煙浸染紅絹,潮濕空氣繚繞成霧涵濡客氈,熟了大半的梅子在水中倒映,鄰家的桑蠶和麥子已近成熟,人們感到收獲季節即將到來。
小滿之際麥子等作物灌漿轉黃、將滿未滿,故小滿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和生命的激情,承載著中國農民古老而厚重的農耕信仰和農耕文化。明代詩人薛文炳在《閑居雜興》中摹狀:“最愛江南小滿天,櫻桃爛熟海魚鮮。一聲布谷啼殘雨,松影半簾山日懸。”詩人最喜江南小滿的深幽與繁茂,此時櫻桃成熟海魚鮮美,布谷鳥雨后陣陣啼鳴,遠方青山和近處松影相映生輝。
小滿時節的鄉村綠柳黃鶯、生意盎然。古代詩人眼中的小滿意象和景致也不盡相同。有的詩描寫鄉村和暖的天氣,如宋代詩人鞏豐的《晨征》:“靜觀群動亦勞哉,豈獨吾為旅食催。雞唱未圓天已曉,蛙鳴初散雨還來。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酒賤茶饒新而熟,不妨乘興且徘徊。”詩人從天氣物候和動植物的細微變化入手,對小滿時節鄉下自然環境做了全面的描繪,初夏來臨白晝變長,雞還未叫,天已大亮,降雨頻頻,蛙鳴陣陣,雖然時令已進入夏季,但小滿時節并未像酷暑般炎熱難耐,天氣不時伴以雷聲和雨水,農民自此開始一年最繁忙的勞作,到處充滿鄉村生活氣息,不覺放慢腳步在鄉間徘徊片刻。
有的詩寫小滿時節南方鄉村的養蠶景象,如宋代詩人趙蕃的《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一春多雨慧當慳,今歲還防似去年。玉歷檢來知小滿,又愁陰久礙蠶眠。”春天多雨對農家來說是喜事,卻為何要像去年一樣防范晚春初夏之交的雨水?詩人擔心小滿時節陰雨連綿,潮濕的空氣讓蠶繭難以入睡,該詩對小滿意象的描摹做了擴展。
有的詩寫小滿時節江南鄉村的耕作情景,如詩人兼畫家吳藕汀的《小滿》:“白桐落盡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樹花。小滿田塍尋草藥,農閑莫問動三車。”農諺云“小滿動三車”(古代“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舊時水車于小滿之時開始啟用,該詩告訴人們小滿時節江南雨水豐足,桐花落盡梓花綻放,各種草藥在田間競相生長,無花也嘆有花,無閑也念有閑。
有的詩描繪小滿時節的江南風物,如明代文人文彭在《四月》中寫道:“我愛江南小滿天,鰣魚初上帶冰鮮。一聲戴勝蠶眠后,插遍新秧綠滿田。”此詩用直白且口語化的語言描寫長江中下游地區小滿時節的景象,此時恰是品嘗鰣魚這種美味的最佳時機,正所謂美食美景兩相宜,該詩表達出對小滿之時江南鄉村的留戀與熱愛。
有的詩寫小滿時節鄉村繅絲的技藝,如清代學者查慎行的《村家四月詞》:“小滿初過上簇遲,落山肥繭白如脂。費他三幼占風色,二月前頭早賣絲。”詩中描繪小滿時鄉村蠶繭白玉般飽滿白皙,農民翹首期待蠶繭成熟吐絲,希望不久蠶絲能賣上好價錢,全詩雖然只狀寫了蠶繭繅絲一事,但對鄉民進入小滿之際的緊張勞作進行了贊頌。
有的詩描繪小滿時節的鮮嫩水果,如清代詩人王泰偕在《吳門竹枝詞四首其四小滿》描寫:“調劑陰晴作好年,麥寒豆暖兩周旋。枇杷黃后楊梅紫,正是農家小滿天。”詩人筆下的小滿,如同一位蘭心蕙智的仙女,調劑著四季運轉和陰陽冷暖,麥苗和豆藤競相生長,枇杷變黃后楊梅再染紫色,造物主勤篤忙碌,生怕錯過時令與節氣。
小滿時節,品味賞讀古詩詞中的“小滿”,沐浴的是和風細雨的溫潤與輕柔,呼吸的是山野泥土的清爽與馨香。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26日16版)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juliepatchouli.com/showinfo-33-29251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